积累了一定的好词好句之后,我们才能将作文写得更加出色,为了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1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什么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间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别人一来,爸妈都会对别人炫耀那是我儿写的对联,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个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然后我们打牌,爸妈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
然后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2
“正月正,赏花灯”,每逢元宵节的夜晚,当空明月之下,公园中、街道上到处光彩夺目,热闹非凡——四处悬灯结彩,一盏盏灯笼,点亮了整个城市。
闹花灯的起源还要从汉武帝的大臣东方朔说起。
有一次大雪过后,东方朔在御花园中采梅花时,看见一位宫女要自杀,他连忙劝阻。原来宫女在元宵进宫之后,得不到皇帝的宠幸,也无法出宫见父母,便要寻短见。东方朔灵机一动,扮成算命先生,在京城中散布谣言,说玉帝对京城中的百姓不满意,要派火神来制造火灾。谣言四起,也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东方朔表示火神,爱吃元宵,可以让宫女元宵做元宵,上供火神。同时让家家户户挂灯笼,火神肯定觉得已经发生火灾了,便不会再次放火。汉武帝照办了。正月十五的夜晚,东方朔在万家灯火中安排,元宵和父母见面。而闹花灯,这个习俗也就这样保留下来了。
“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远远望去,我看到的是灯的海洋,在皎洁的月色中透出一种朦胧之美:红的,黄的,紫的灯火在眼眸中跳动着,闪烁着,就如一朵朵奇异的花朵正在欣然怒放。我不由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如此盛大壮观的花灯,历经千年之久,却依然撩人心弦。
近赏,我仿佛进入了一条由花灯组成的溪流,无声无息,而又弥漫着淡雅与浪漫的气息,正是“花灯十里正迢迢”的美。
花灯乃是小巧精致的。抬头仰望中,总能发现意料之外的惊喜:这盏宫灯,鲤鱼在其中尽情游弋;这朵莲花灯,探首墨绿莲叶外的浅红,那般可爱灵动;以及那挂在墙角的小灯笼,也还原了粉墙黛瓦的古厝楼台……犹如诗句所说“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不知不觉,嘴角挂上了一丝淡淡的笑,余光瞥过旁人,他们亦然。
在元宵节里,人们普天同庆共赏花灯,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赏花灯是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习俗,已经温暖了我们上千年,是中华文化不可缺的一部分。
“剩绮余芳还有韵,夜阑频点照花灯”,灯的溪流还在流淌,在我心中留下一个美丽的韵,直到天明……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山西北部,是一座被称作像北欧一样美丽的城市——朔州市。它有着很多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在正月十五闹元宵,花灯、秧歌、彩车、旱船、焰火……热闹非凡。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从正月十四至十六连续三天,每当夜幕降临远远望去,楼房张灯结彩五颜六色,将整个城市装扮的富丽辉煌。各单位也争相制作各种各样的灯展。供人们欣赏。花灯样式之多数不胜数。有现代电器的也有歌颂新生活的,有宫灯、动物灯、飞机灯、火箭灯、飞船灯、有鼔灯、油饼灯······
放烟花,为山西人民最为喜欢的活动,元宵节期间每晚都要在广场上进行放烟花活动。大街上人山人海都在观看那美丽的烟花,多么艳丽,把天空都装扮的绚丽多彩,科技含量相当之高。
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_。“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喧天,一日狂若”。从十四到十六各区县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表演。有民间艺术,有现代艺术展示,有传统文艺,有古装戏花样之多数不胜数。大型灯展在街上展出。有代表吉祥的,有代表幸福的,有代表古老传说的,有带有启迪意义的……
啊!家乡的元宵节,你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乐陵南边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有那里的过年习俗,那么作为一个在济南生济南长的乐陵人,就让我来一一阐述这里的习俗。
第一,挂灯笼、放鞭炮:先说一句题外话,济南的年味好淡哦!鞭炮放的也少,至于灯笼吗,也就小区门前挂一两个。而老家就不一样啦!大年三十晚上五六点钟,家家户户挂上通红的灯笼,鞭炮也响得和打雷一样了。每户人家都要放一堆鞭炮,有大鞭炮、小鞭炮、烟花、钻天猴,大鞭炮震耳欲聋;小鞭炮清脆响亮;烟花五颜六色;钻天猴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整个村庄照的跟白天一样;家家户户还燃放起了篝火,不是为了取暖,而是预示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第二,给逝去的祖辈磕头,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供有家谱,上面列有逝
去祖辈的名字,大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小辈子孙就要给祖辈磕头,希望祖辈可以保佑子孙平安、健康、幸福。看到大爷们磕得那么虔诚,我也跟着跪下磕头,丝毫没有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吃水饺,拜年,在我们村里,大年初一这一天都起的很早,大概也就五六点钟就起床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么的,感觉大锅里煮出的水饺格外的香!吃完水饺大家都走街串巷给自己的长辈拜年,互致问候,那乡音不是一个亲切可以形容的!
第四,扭秧歌:扭秧歌的时间在大年三十后的几天,大概在每
天晚上七八点钟,已经是锣鼓喧天了,敲鼓的敲鼓,打锣的打锣,剩下的都在扭秧歌,除了一些舞步熟练的老爷爷老奶奶,也不乏一些新手,他们依葫芦画瓢的扭着,倒也有模有样,其中数小孩子的舞步最搞笑了,简直可以当春晚小品看了,他们的舞姿张牙舞爪,把人逗得捧腹大笑。突然有一个小孩自己绊到了自己的腿,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起来,接着就是亲戚们的安慰声……
我老家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祝老师和同学们春节愉快!!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5
一提起清明节的习俗,人们脱口而出的必定是“扫墓”、“祭奠”。可在我的家乡江苏,最热闹的还要属“撑会船”了!
按照我们江苏的规矩,在节日当天,家家户户的男人们会聚成一团,进行“撑会船”的大型活动。会船围绕着中间的三条主船进行赛跑,三条主船上悬挂着三角龙旗,这是当地会船上一个标志性的旗帜。每一条会船上,撑船的人是左右两排的,若仔细看,大家撑得竹篙篙头上绑着红色和绿色的彩绳,求个吉利。
“撑会船”这个习俗也有一番来历呢。相传,南宋时期,抗金英雄岳飞由楚州奔赴兴化,驻军于缩头湖相连的水荡中操练水军,并多次与来犯金兵激战于此,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不少英雄葬身于此。就这样,老百姓为祭奠身亡战士的英魂,每年清明节开展撑篙子船活动,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个习俗。
以前常常听爸爸给我讲撑会船的比赛现场,不过好在,我也亲眼看到过激烈的比赛现场。“咚……咚……”随着有力的鼓响,几十艘龙篙子船上百十个小伙子,立刻挥舞起那结实而粗壮的、赤裸着的胳膊,忘情地、没命地摆动着那细长的竹篙,使出浑身力量,打起百般精神。神采飞扬的小伙子们,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每一声口号都动人心弦。刹那间,大家都成了粗狂豪迈的汉子,一个个涨红了脸,鼓起了腮帮子,全身积蓄的力量都喷发出来……一艘艘龙篙子船犹如一只只离弦的箭,飞速赶超着对手,在威风凛凛的“龙头”的带领下,摆动着龙尾,直冲终点。这时,观众们也不闲着,大家都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着,这此起彼伏的声音融成了一片。
一年一度的“撑会船”活动可真热闹!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明白这是描绘的哪个传统节日吗?
对,就是咱们中国最隆重、最温馨的节日——春节。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是十分让人期待的,有几件事必不可少。
年夜饭。年夜饭必须是重头戏,这天一家老小会集聚一堂,主妇们一头扎进厨房为一大家子做上一桌“满汉全席”来感激长辈、犒劳老公、奖励小孩。我们家里的年夜饭是非十二个碗不可的,少了我爸绝对会唠叨我妈“寒碜”。
守岁。年夜饭过后我们能够自由安排活动,喝茶、嗑瓜子、陪奶奶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看书、下棋……你乐意就行。可是最趣味的是守岁,比谁扛得住,守得越久的红包就越大,我每年信誓旦旦,每每又最早昏昏入睡。
穿新衣戴新帽。这一天必须是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必须崭新而又干净。
拜年。如果说大人们平时十分忙碌,像钟表上的发条不停奔忙的话,这几天的他们似乎都异常清闲,每一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亲访友,见面就说过年好,三句不离一齐喝两杯。我最喜欢跟着跑了,因为我人小辈份也小,大人总免不了要给我发红包,回家拆红包数钱是最欢乐的事情。
在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还很多,乐趣无穷。你的春节一般怎样过呢?我很好奇天南地北的春节玩法哟。
我作文家乡风俗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充满了我甜蜜的童年回忆。那些美好的瞬间让我难以忘怀,那些美味的水果也让我念念不忘,还有那些特别的风俗让我记忆深刻。
我的家乡有很多奇特的水果。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妈妈出门去了,我自己一个人在家玩,不一会儿,饥肠辘辘的感觉驱使着我到厨房里去寻觅好吃的。我在厨房里翻翻这儿,看看那儿,顿时,一个金黄金黄的大木瓜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么吃呢?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小刀把它切开,黄灿灿的果肉包裹着一颗颗滚圆滚圆的小黑籽,就像一颗颗圆溜溜的小珍珠,摸起来滑滑的。我捏起一个放入嘴里,咬了一口。哇!好辣啊!满嘴都充斥着火辣辣的味道。这个小黑籽味道还挺怪呢,害我喝了三杯水才让那味道在我嘴里渐渐淡去。不过,木瓜的果肉的确好吃,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除了木瓜,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奇特的水果,比如小柠檬和波罗蜜。说起波罗蜜我总会想到大榴梿,它们长得实在是太像了,外面都有尖尖的刺,好像同胞兄弟。虽然它们长得像,但吃到嘴里的味道却有很大差别。大家都知道榴梿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而波罗蜜的气味和味道都是甜甜的,吃完很久,嘴里还留存着它的香甜。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那香甜的波罗蜜。
此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特别的风俗,比如我们家每当过年吃完年夜饭的时候都要跳火群。什么是跳火群呢?就是把地瓜藤放在院子里,然后放火烧起来,让全家老小都从火群上跳过去,预示着新的一年里所有的霉运都被火烧光了,很特别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