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心得体会就一定要使用比较口语化的句子,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1
“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在全区拉开序幕以来,此项活动在我校领导的指挥下也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即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下班或是周末走出校园,走访第一个学生,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的“爱与责任”。特别是这次访万家活动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然而历来主要是班主任的事,参与面也只是家访某些学生,但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参与,访遍百分之百的学生。
通过此次“访万家,知童心,践师德,共育人”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深深的体会:
一、教师需要多关心单亲家庭孩子
这次的登门家访,让我知道我班几个话语较少、性格古怪的孩子都源于家庭影响,因为是单亲家庭。如我班潘志强同学,父母离异,跟着父亲,而父亲忙于自己的生意,很少管孩子,对孩子学习也只是“能学个咱样就咱样呗!”的态度,对孩子也没耐心,孩子有不会做的题去问父亲,而父亲只会讲一遍,如果孩子没听懂是不能问第二遍,再问会受到父亲的责骂或是责打,以致这孩子在家不敢问家长、在校不敢问老师,孩子对学习也是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一落千丈。再说说我班周文杰同学,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当爷爷见到我们几个老师的到来,既高兴,又表现出很无奈的样子。他老人家说:“现在随着孙子年龄的增长,现在越来越拿他没办法了,作业不写管不了,生活上也是处处与爷爷、奶奶对着干,根本就不听我们的了”。老人家老泪纵痕的讲着。是啊,这些不都是缺少父母关爱、有着逆反心理的孩子。不过,在走访中,却见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那就是王雅晨的父亲,王雅晨是六(1)班班长,这孩子也是位单亲孩子,因父母性格不合,母亲在她五岁时就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从此便又当爹又当妈,因为父亲不会给女儿疏头发,他便将孩子带到理发店,自己也在理发店学了两天。孩子有一次考试没考好,便伤心的哭了,然而父亲不是为孩子没考好而生气,而是在一旁安慰伤心的孩子说:“孩子,别哭,有爸爸在,爸爸帮你把它补起来。”的确,父亲就是这样做的,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致,特别注重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给她制定每天的生活和学习计划,在小学课程上唯一不能帮到孩子的便是英语学习,他便给孩子买了学习机,每天晚上让孩子跟读一小时,早上半小时记单词时间,每天从不间断,而且每天每一门课都不松懈,这位伟大的父亲将孩子培养成为了班上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
二、教师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生活所迫,家长们都在拼命的赚钱,将孩子抛弃在家而奔波在外打工的父母是在日益增长,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多赚些钱,让孩子将来生活得更好,同时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受老人对他们的溺爱,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学生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如六(2)班杨泽松同学,在校上课从不听讲,作业全抄,甚至不写,“大错不犯,小事不断”。老师与他谈心交流,顶多管到第二天错误再犯,在生活上,不仅不帮爷爷、奶奶干活,而且自己的衣服有时都要奶奶帮着穿,其实在农村有很多像这样的留守儿童,而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管不了。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2
家访是我们幼儿园每学期每位老师必做的工作,刚开始时我很疑惑:我们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很多时候我们都通过电话交流,有些小事则可以在接送的时间三言两语与家长交换意见,有必要走进家庭实行这样传统的家访吗?家长会乐意接受吗?通过连续两个学期的家访工作,现在我认为家访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
以减少 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我们的沟通交流更加有效。现在我将我本学期的家访感受做以下概括:今年我们班有41名幼儿,我们的目标是走进每一位幼儿的家中,但是家长们对于我们家访反应不一:有的惊讶,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要到家里来家访?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乱,那个时间我们没有空,抽不出时间招待老师;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没有机会和老师好好交流呢,对于我们的到来非常的高兴。面对家长不同的态度,我们更困惑了,会不会因此而造成负面的影响,给家长们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有一点,我们更清晰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确实需要我们的引领,而走进家庭的家访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了解、沟通的机会,对孩子,对家长,对我们自己,都将会是一次挑战。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始教写字算数?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详细地向家长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使家长明白我们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长。同时我们也详细地向家长了解了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有礼节、有分寸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
的表现,肯定幼儿的优点,甚至是家长还没有注意到的闪光点,诚恳地指出幼儿缺点,耐心地传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醒家长不仅要关心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通过家访,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平时不了解的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情感沟通,达成了共识,更大范围地取得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尊重与认同,也使得我们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激发了工作热情;更使我们得到了教育和锻炼。家访不仅仅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感动和宝贵的经验,家访也带给了孩子们满心的快乐:“老师到我家来了!”家访后的几天,孩子们交流的话题都是同一个内容。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溢于言表的快乐。家访更带给家长全新的感动:“老师,谢谢你如此细致!”教师对孩子日常言行的细微介绍,对孩子个性的详细剖析,老师的家教理念让家长们耳目一新,从来没有想到,教养孩子还有那么多的道理!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3
在家访中,作为一名教师,共有以下体会: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感想
经过跟他的家长的谈话,我才知道孩子为什么可以学习这么好。不得不承认他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但是更多得要归功于他妈妈的管教。他每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以后在写妈妈给布置的作业。他的妈妈给他买了很多课外书:口算题卡、应用题、复习试卷、阅读题以及与写作有关的书。可能看上去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多,但是从谈话中我们知道家长给它分配的很合理,并且他做过的试题,他的妈妈都会给他批改。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用心,但是孩子有时候也会觉得家长给布置的作业有点多,但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家长非常的负责任。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这次家访我详细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教师的意见、希望。通过家访活动,我不仅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了学生,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不仅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家访工作看似麻烦,烦琐,工作量大,耗费时间,但是这种方法是其他教育观察法所不能比拟的。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4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而他们的不同,不知要在学校中发现,同时也要了解学生的家里情况,清楚他们的基本信息,做到心里有数做到认真负责,我们学校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家庭信息,我们有五名老师一起组队家纺。
我们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各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到两个学生,我们一共访问额二十个学生,主要的访问方式是抽查访问,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一家家去了解,所以从这些典型的学生里面去了解其他学生,就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证家纺的顺畅我们会提前一天联系学生的父母,更具情况去学生家中去了解,在这其中我们途径一个贫穷的村子,很多的人都还住着老旧的石头房和土砖房,他们的生活不好村里面的道路也都崎岖不平,车子想要通行也都非常困难,为了能够感到学生家中,我们只好徒步爬山。
转过了几个崎岖的山路,趟过了一条小溪,终于找到了学生的家,我们到学生家中的时候学生还不在家,问了邻居才知道他们一家还在地里面种地,每天都要做着这样那样的工作,忙碌,这些学生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一般,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并不富裕,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他们交学费都不够。
看着他们对学习的渴求,我们深深被他们的.坚定所折服,这里的人虽然穷,但是却知道去奋斗去努力,不会坐吃山空,哪怕知道学习并不顺利但是都有一颗改变命运的心,家长诶呦文化,但是小孩子确实很好的机会,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和家长,对于贫苦的学生我们一般都会及时的给他们帮助,同时把他们的情况反馈给家里。
每个人都要靠着自己去努力,他们身上有着很多人的希望,有父母的希望,更有全村人的希望,所以他们都有一颗学习的心,灭有了解他们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他们安静的坐在学校的身影,近距离了解他们才知道他们心中都有一块大石头,一直都压在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一直都不能喘气,不能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只能够用自己幼小的双手帮助父母减轻负担。
他们没有城里孩子的娇生惯养,没有城里孩子的脾气,更加懂事,也更早独立,能够自己洗衣做饭,能够自力更生,他们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爸妈的饮食,他们弱小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这样的学生我们学校会一直支持下去,让他们读完书,有一个好的归属,有一个好的未来。
小学教师家访心得体会篇5
在家访过程中,我不仅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已经与自己相处一学期的学生们的成长,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本期的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班级,如何使学生用心健康的成长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存在的许多问题:
一、透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优生自觉性较高,父母对其学业比较关心,与子女的沟通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看电视,存在必须的骄傲的心态,有个别优生心里承受潜力较弱。同时我们也发现多数家长的综合素质还不高,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当做小皇帝。有的家长对子女太偏爱,孩子生病了就能够不做作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与孩子进行经常的多方位的思想情感交流等等。
二、许多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等等,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这些都需要我们摸清对象,对症下药,个性是与家长持续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在此次家访中,许多家长也给了我们许多的意见和推荐:
一、期望让老师和家长更加强联系与交流,能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融合起来,帮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学习。
二、开学初学校开展家长座谈会活动,家长反映不错,家长期望学校能多开展类似活动,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状况。
三、期望老师多鼓励不够主动发言的孩子。
四、期望每位老师都能采用各种形式和家长多沟通,以便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状况,配合老师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透过家访我感到,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被传递的关系,也是情感、人格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情感是在认识基础上产生和构成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家访工作只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始,我们要透过家访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构成的根本原因,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