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思考能力,作文是我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由舞台,以下是久久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风故事优秀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1
无论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风家训,“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家风家训是什么呢?妈妈常常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说到做到。可我就没有做到,这就要从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说起了。
大概是上三年级的一个下午,我们一家在外面玩耍。突然,妈妈问我:“今天弹钢琴了吗?”糟糕,今天只顾玩耍了,忘记弹了。我只好吞吞吐吐的说:“我……忘记……弹……了。”妈妈听后顿时怒火三丈。我王淑瑞可是一个看别人脸色的人,见妈妈生气了,我立马讨好般的回答说:“我明天弹双倍的时间。”这件事才过去了。
第二天下午,我正在看电视,妈妈来叫我弹琴:“宝贝弹琴了。”“现在才两点多,我不是三点半弹吗?”我疑惑不解的说。妈妈回答我:“你昨天说今天弹两个小时。”我狡辩到:“我没说,今天只弹一个小时。”妈妈呦不过我,只好走了。
又过了几天,妈妈突然说下午要带我去游乐场玩,我非常激动的准备上了吃的喝的,等待着下午这美好的时刻。
下午,妈妈正在睡午觉,我把她叫起来说:“妈妈,走,去游乐场玩。”“我没说去游乐场啊。”我正要跟妈妈反抗,突然想起了前几天我否认我说过第二天要弹两个小时的琴,妈妈这是在学那天的我,我只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我感觉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便立马去吧那一个小时琴补上了,弹完后,妈妈夸我是知错能改的好孩子,还带我去了游乐场玩。
这件事过后,我再也不失信于人了,因为妈妈教育我之后,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失信就是失败,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诚实。这就是我家的家训,更是我家的家风。家风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2
我的爷爷是一名退休老师,今年八十五岁了。他满头银发,慈祥和善,热心快肠。他每天脸上都笑呵呵的,对每个人都很友好。他是社区合唱团里声音最洪亮的那个“老先生”。每到“邻居节”的时候,他都会精心做他的拿手好菜“粉蒸肉”和“炸藕夹”,热情地招呼大家分享。爷爷坚持每天看电视看报纸,晚上七点戴上老花镜看《新闻联播》是他雷打不动的节目,看到有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水灾、台风,爷爷都非常担心,还会掏钱捐款。
我的爸爸是一名大学教授,他课讲得好,是学生心目中的“男神”。每年过年都有很多学生给爸爸打电话、发祝福、寄贺卡,这些学生里有他帮扶过的贫困生,有他批评过的“调皮佬”,有喜爱他课程的“粉丝”,也有要他指点迷津的“创客”。爸爸每天都很忙,但他还是坚持热心做公益,还经常带着我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担任着中国西部地区教育顾问,经常组织活动,向贫困地区学校捐图书、捐文具、捐衣服。
我是一名热心有爱的少年。去年暑假,我参加“希望工程—出彩讲堂”乡村公益活动,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河北滦平的偏道子村。这个村里的小朋友很多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住在村里。我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背诗词、一起上山采摘、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我把自己带来的一大包沉甸甸的图书、笔记本、彩笔、玩具、棉手套送到他们手里,我们紧紧地搂在一起合影,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我心里感到非常快乐,非常满足。
我们家不是土豪,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庭,我们没有很多的钱去做慈善。但是爸爸告诉我:我们不能忽视了身边的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给人一个笑容,说一句体贴的话,送人一本书,捐出几件旧衣服,给老人和孕妇让个座,帮陌生人指指路,献一次血,开车礼让行人,给贫困学生买一件过冬的羽绒服,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它们就像是雨天里的一把伞,酷暑里的一杯茶。
我们语文课上学过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关爱就在平凡的生活里。前几天在微信里看到了一条消息,杭州萧山82岁的老人陈阿毛徒手疏通下水道,清理路面积水这个小举动已经坚持做了20年。20年啊!一件小事能连做20年,真是不简单!善良有爱心的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同事邻居,或许是大叔阿姨,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每天充满善意地工作、学习、生活,用关爱去触摸别人的心,用力所能及的帮助去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力量,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3
越聊越近的沟通距离 越来越浓的亲情味儿
沟通是架起亲情的桥梁,沟通是传递关爱的媒介,沟通是连接心灵的纽带。烽烟四起的战火时代,一封平安家书可以蕴藉家人的担心;独在异乡漂泊时,一声“爸妈,我还好”可以解除家人心中的“担忧石”;在收获成长之刻,一个视频可以与家人分享喜悦……血脉里的情感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从未曾断绝,在当今社会不少人远走他乡,为理想和生活奔波,赚到的钱越来越多,但陪伴家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聚少离多的日子里父母逐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前的日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记录着从前的慢时光,饱含着鸿雁传书的憧憬等待、电报传信的紧张守候、排队打电话的焦急难耐,那些盘算着时间苦苦等待的点滴,虽有无奈和缺憾,却承载着时代变化独有的记忆。
家书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传承着心底最深沉的家风情怀,生生不息的亲情文化,在一卷素笺一卷墨中融进字里行间,纸墨芬芳里回荡的是对父母的关怀挂念,是家人的一颦一笑,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在电话、网络日渐普及的今天,如果让你来写一封家书,会怎么去表达呢?一定不会是杜甫那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心境,但或许会有陆游“写得家书空满纸”之情。对父母说不出口的“我想你了”,通过家书的形式,用温暖话语写上对他们的思念与嘱托,让蝉翼薄纸载墨千金,盖上最思念的邮戳,邮去最熟悉的地址,把心里的爱也一同捎去。
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一封家书》,唱出了对传统交流方式的一种追怀,歌词虽略显单调,却让人感受到家书的朴实,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亲情。父子间的家书往来《其实父母也是装的》《你的形象已经荡然无存》在网络上走红,当时读大学的郑艺即将毕业,本来一直对孩子坚持“自由发展”理念的父亲郑国强没忍住,一口气写下23页的长信,希望在关键的地方对儿子有所点拨,几天后这封家书经郑艺稍作处理连同自己的回信发到了网上。虽然这封往来家书看似“另类”,语言又有些“简单粗暴”,但却真情流露不加任何修饰,让人能够读到父子俩同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之间比普通父子更深、更浓的感情。
生活总是需要点仪式感,不如就趁着岁月静好,动手为父母写上一封信吧,让这些温情的文字,直达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加深我们最绵长的亲情。可以把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写入信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与牵挂,用小小的举动,温暖父母日夜操劳疲累的心。一封家书,从写到寄、到等、到读,时间是缓的,心是静的,情是饱满的,它系上了家人之间的那份爱,不似烈酒、只如清茶,清冽却直抵心底。
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拉近着我们沟通的距离。但诸位不妨在繁忙中脱出身来仔细想想,多久没给父母打过电话了?上一通电话又聊了些什么?想必他们已经在电话那头等待了很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事业与梦想总是会推着年轻人止不住地向前奔跑,联系已然甚少,即使偶尔记起,也只能湮没在岁月匆忙之中。追逐着时间,我们长大了,却也渐渐失去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本应该轻松说出口的爱,总是说不出来,每次挂掉电话都是遗憾结尾。
缺少了沟通交流,难免会出现争吵,即使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无私,也会无法避免地划出道道伤痕。父母更需要我们精神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抚慰,这与物质的多寡关系不大,请多给他们打几通电话,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关注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与父母之间早就建立起了“情绪共同体”,我们一不小心就会给父母带去一种直击心底的失落,却也能轻而易举为父母送来一份简单的快乐。他们打电话聊的永远是那几个话题——按时吃饭了没有、工作忙不忙、身体好不好……他们从来都没有过多的要求,即便只是听到我们的声音,也会觉得满足。逢年过节,很多人像“赎罪”一样,给父母各种“买买买”,试图弥补因为工作太忙不能陪伴的亏欠,可过年时再多的物质补偿,也无法弥补父母这一年来独守空巢的盼望。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父亲》里的这句歌词充满了遗憾,常回家看看吧,别总是说“忙”“没时间”“等有空再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用行动去陪伴给你生命的人。你可能会说,陪伴父母来日方长……那我们究竟还能陪伴父母多久?有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这64天就是我们口中的“来日方长”。父母在时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时人生只剩归途,没有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不能阻止这一天的到来,多陪陪父母吧!不要让头发花白的老人,每天守在窗边张望,一次次地希望、失望……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特别是因为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沟通联系也变得方便了许多,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和父母亲人互动,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实时分享声音与画面。我们年轻人总是无时无刻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父母而言,这些却是新鲜陌生的事物,难以像我们一般“玩转”,尽管他们在努力追赶,在网络信息时代里寻找我们的踪迹,但飞速变化着的信息时代让他们应接不暇。我们长大了,可父母却越来越老了,小时候他们对我们细心呵护,可我们拿得出同样的耐心去照顾他们么?倘若父母最终与社会脱节,抛弃他们的不是时代,而是我们!所以当他们不会使用手机、电脑,来向我们“求助”的时候,请不要不耐烦,因为他们也曾经手把手地教会我们用筷子。
所有父母都不愿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去年国庆,一张背影照刷爆朋友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一男子为了让父亲看到升旗仪式,毅然决然地让老爷子坐在他的肩头。升旗期间,老爷子激动地不断鼓掌,男子脚下如同长了根,稳稳地站立着,扶住父亲的双腿。这一幕,让无数人泪目,小时候,我们常常被父亲高高举起扛在肩上,当父亲年迈之时,身强力壮的儿子将他扛起,我想“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大概就是如此吧。每次与父母视频通话,看着他们日渐苍老的容颜,内心就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看着他们还算健硕的身体和布满皱纹的脸上开出一朵快乐的花,内心就会有一种深深的暖意。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既是长辈对孩子的牵挂和惦念,也是他们藏在内心的深深思念,也许只是简短的一段视频,就能够慰藉他们的思念之情。可能我们会觉得他们有点烦、有点唠叨,甚至与我们格格不入,面对父母嘘寒问暖的言语,也只是嗯嗯啊啊地应着,有时间打游戏、追剧、刷微博,却“没空”听他们唠叨家常。“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之中的遗憾,在闲暇之余请多陪陪父母,趁时光尚早、岁月尚好,多关爱他们、体贴他们,时常跟父母视频通话聊聊天,叮嘱他们保重好身体、照顾好自己。
“笔墨行间”的书信时代里,藏着的是时间酝酿而出的浓情,在“天涯若比邻”的信息时代,则更需要我们细微之处的关心与沟通。爱是一种力量可以穿越一切,让我们跨过时空的纬度感知它的存在,及时把爱带给父母,无论方式怎样,都不会让其中的情感受到任何一点稀释。
“在变幻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他偷走了父母的青春和壮年,让我们看着父母一点点老去。莫再谈人生忙碌、来日方长,如若将世间万物都衡量出一个价值,那还有什么能比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更贵重呢?舍弃低价值的,换得更为珍贵的“宝物”,这一定是人生之中的幸事吧。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都是对父母爱的回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更应以那颗赤子之心回报他们。请担起主动沟通的责任,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少一分抱怨和指责;多一份感恩,少一分尴尬;多一份亲切,少一份冷漠。没有永远的来日方长,只有突然而至的生离死别,我们无法控制父母的老去,但至少我们可以用时间与爱让亲情不留遗憾,所以,请多一些陪伴和沟通,去追赶一下父母老去的脚步吧。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记得在我还是懵懂孩童时,父亲便将规矩一点一点的烙在了我那几乎一片空白的脑袋里。
其中有几件令我影响特别深刻的事……
记得在一次吃晚饭时,我用筷子在一碟菜中挑三拣四的,结果把整碟菜弄得乱七八糟的,而我却没有多大感觉。可就在这个时候,爸爸突然喊了我一声,我正疑惑爸爸为什么要叫我。爸爸也做出了解释:“你看看你把这碟菜弄成什么样子了,嗯!”爸爸的声音越来越低沉,我也感受到了爸爸的怒火。“如果你在和别人吃饭的时候把大家要吃的菜弄得乱七八糟的,你觉得别人会怎么看你。别人会认为你没家教,没礼貌!如果你以后当了一位老板,当你和客户吃饭的时候,你这么做,那么你那个客户将会永远离开你。而你的公司也会因为你而一落千丈甚至破产!”说到这,爸爸突然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后,继续用那严厉的声音说道:“如果你以后在饭桌上这么做,那你以后就别吃了。”说罢,爸爸就没有再说什么了。那时候的我还小,还不能完全明白爸爸的意思,但他那最后的一句话却让我不敢再继续那样做了。
还有一次在我写作业的时候,我还模糊记得我那时候正边听着音乐边写作业。双脚随着音乐的节奏踏着地板,踏出一阵阵与安静的房间不和谐的声响。过了一会儿,爸爸似乎想检查一下我做作业的情况,随着“吱嘎”一声,爸爸推门而进。而我还沉浸在音乐的美妙节奏中写着作业,并没有发现爸爸的到来。突然,一只手从我身后伸出来,迅猛而又小心翼翼的将塞在我耳中的耳机拔掉,我顿时被吓了一跳。猛地转身却看到了爸爸那张黑的如锅底的脸,我顿时觉得我好像闯祸了。这时,爸爸终于开口打破了这令人不自在的气氛:“做作业就要一心一意,不要边听着音乐边写作业。三心二意不是好习惯,坏习惯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若你不能解决这个坏习惯,那你以后就准备好失业吧,准备好做个社会最底层人士的心理准备吧。”说罢,爸爸便转身离开,留下一个呆愣在原地的我。
父亲十分严厉,在我小时候便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规矩塞到我那小脑袋里,留给我长大后细细回味。而也正是爸爸的这份严厉,才能使整个家洋溢着良好的家风,才能使我在如今如此的出类拔萃,为我奠定人生的基础吧……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5
我的老家在常德,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去看望爷爷、奶奶和附近的邻居们。我最喜欢邻居陈奶奶。她是一名教师,我的妈妈就是她的学生。陈奶奶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对自己的孩子管得非常严。
每次回家就会先跑到陈奶奶家里,看望这一位年迈的老婆婆和她的女儿,有时还会带一点礼品,今年也不会除外。我们轻轻推开陈奶奶那年迈的木板门,会传来“咔嚓”声。于是,我小心迈过门槛,进入了陈奶奶的家,刚进去陈奶奶的家,我就看到了陈奶奶杵着拐杖从房间里慢悠悠地走了出来。我连忙跟陈奶奶打招呼:“陈奶奶,您好。”陈奶奶看见我来了连忙招待我,让自己的儿子端了一杯茶来,便和我开始谈起了我小时候发生的事。
终于到了大年初一,每家每户都在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做团圆饭。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这一天非常热闹,每个人都穿着新衣服,招待家里的来客,小孩子纷纷向长辈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叔叔阿姨,我给您们拜年了!”说完后,长辈们纷纷从口带里拿出大红包给孩子们。这得来的钱就是“压岁钱”。我给自家长辈拜完年后,又偷偷跑到陈奶奶家,给他们拜年。虽然拜年后不一定收到红包,但是也要给路过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拜年,表示尊敬。这些话都是陈奶奶告诉我的。
我轻轻推开门,发现陈奶奶家里来了很多人,我想这些人应该是陈奶奶的学生吧!我刚一走进去就听见陈奶奶正在跟一个小女孩讲道理:“小苹,你怎么能摘花呢?花儿也是有生命的。”于是陈奶奶吟诵起一句诗:“手下留情花香溢,脚下留意草如茵。”说完后,小女孩脸红了,我想小女孩肯定会把这句诗铭记在心的。
陈奶奶的儿女、孙子都传承了陈奶奶那种爱学习、多看书、懂知识的家风。
家风故事优秀作文篇6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女儿,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