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多个来源的数据整合和对比,调查报告能够呈现全面的研究结果,调查报告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生做的调查报告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生做的调查报告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欣赏万紫千红的花朵。可是现在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引发近视呢?近视有哪些危害,我们又如何预防近视?于是,我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或查阅书籍查找近视的原因。
2、去学校各班做相关调查。
三、调查结果
1、调查数据
经过我的调查,发现低年级近视的人数比较少。年级越高,近视的人越多。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
2、近视原因
(1)沉迷于网络。有些同学每天用三四个小时玩手机,长时间用眼过度,造成了近视。
(2)坐姿不对。有些爱看书的同学眼睛离书本太近了,造成了近视。还有的同学躺着看书,对眼睛造成了伤害。
(3)卫生习惯不好。有些同学喜欢用手揉眼睛,把细菌揉进了眼睛里,造成近视。
四、建议
1、注意用眼时间。
2、书本离眼睛一尺。
3、一天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量少上网。
5、多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d的食物。
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愿大家都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
小学生做的调查报告篇2
一、调查原因
我国社会一进入生子女时代,很多中城市的中小学生很怕艰苦,他们缺乏责任感,依赖性很强,长后难以有坚强的意志和平和的心态面对社会愈来愈强的的生存竞争压力。由于我们中国家长的特有溺爱,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逍遥生活,他们一旦离开父母,便绝多数成了生活的低能儿:他们不会洗涤衣物和打扫整理房间,不会钉纽扣,也不会烧菜煮饭。
他们自己身边的简单事情都不能自己做,有的甚至闹出了在学校吃饭,打开饭盒,拿起鸡蛋不知怎么剥的笑话,他们有的成了学生以后,勤工俭学做家政却根本不会做家务活,还有的学毕业几年还未“断乳”,他们依然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接济。由此可见,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实际上是在扼制他们的生存,灭绝他们的生存权利。
二、调查目的
为了让中小学生既感受父母哺育子女的艰辛,体会到父母的恩情,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际生存能力。很多有识之士主张:孩子可以通过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为爸爸妈妈洗脚、搓背等家务劳动去体验父母平日的辛苦,以实际行动回报亲人的关爱之心。这一过程,会使学生做事情具有毅力和耐心,增强学生的立自理能力,也为孩子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调查成果
被调查的100多名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愿主动参加家务劳动,且对父母产生较严重依赖。在对待家务劳动态度上,53.75%的`认为应参加家务劳动,35.2%的认为要适当参加,仅有10.2%的孩子认为无所谓,0.9%的认为不必参加。在实际行动上,只有1/3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家务劳动,而多达61.11%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5.56%的从不参加。
家长提供的数字更“不乐观”。60多份家长问卷显示,84.13%的学生在家偶尔参加家务劳动,3.17%的从不参加,只有12.7%的经常参加。
在参加家务劳动原因这项中,有8.3%的孩子称参加劳动的原因是获得报酬,5.56%的说是被父母强迫的,约24%的选择“关心父母、替父母分忧”,49%选择“锻炼自理能力”。
尽管47.6%的家长认为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应该给报酬,但在现实中,却有57.14%的家长在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时给了报酬。
造成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较少的另一个原因,是12.7%的家长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而约七成学生则认为,参加家务劳动不会影响学习。
四、个人建议
1、自己的日常生活要让孩子自己料理。父母不应把孩子的事情都包下来,而应该指导和督促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来解决,教育孩子每天洗袜子、洗手帕,替换下来的衣裤,除件难洗的、质料高档的外,
一般也应由孩子自己动手洗。这些必要的劳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立生活能力,对于整天进行紧张学习的孩子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调节,可以使脑得到很好的休息。同时,这种看似轻微的劳动,对孩子的意志也是一种锻炼。
2、自己的学习生活让孩子自己调理。父母要指导孩子对孩子本人生活过的角落进行及时清理。早晚要让孩子自己叠被、摊被;做完手工作业,要孩子把剪在桌上、地上的纸屑、木屑及时打扫干净;自己用的痰盂自己倒等等。这些简单的劳动,可以养成孩子爱整洁、生活守秩序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对孩子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3、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共家务劳动。孩子除了料理自己的生活之外,父母还应让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共家务劳动,让孩子在为家庭其他成员服务中出一点力。如在洗衣机旁给家长作个手;在父母下班较晚的情况下淘米烧饭;在家里扫扫地、拖拖地板;对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让他们学学烧菜煮饭或者简单地修理家电家具的技术等等。这种为家庭履行义务劳动的责任感的确立,对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劳动,关心父母的品质是有益处的。而这种品质正是孩子立生活所必备的生活本领。
总之,让孩子轻轻松松做些适当的家务劳动,是一件利己、利家、利国的事情,我们的中小学校要力倡导,我们的家长也是责无旁贷,应该共同托举起灿烂的朝阳!
小学生做的调查报告篇3
今天我没上学,爸爸没上班。下午无聊,爬山我不爱爬,又不想在家里呆。爸爸建议我们去xx做一个社会调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们自己两个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一、xx简介
xx为我县重要交通关口,为境内104国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萧江高速路口一个很便捷的路口。选择在这里调查,非常合适。
二、调查方法
开车到交通绿化带旁,不影响其他车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两个主要方向来的车,一人主要负责一边,分工合作。
三、调查目标
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测算每分钟平均车流量;二是统计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
四、发布结果
(省略经过,直接发布结果)
(一)每分钟平均车流量:120辆;
(二)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全国各省、直辖市、区24种不同车牌地车牌,部队车牌1种,共25种。其实在最初的半个小时内就出现20种以上。其余时间重复,出现新的车牌地很少。
除了检测地:浙,本身,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附近的福建:闽、江苏:苏、广东:粤;比较少的为四川:川,重庆:渝,新疆:新。部队车辆只出现一次,即空。
小学生做的调查报告篇4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在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怎样。
2、改善教室卫生,活动场所干净状况。
3、持续校园干净整洁。
4、透过总结与调查结果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二、时间与地点:
1、时间:20xx年xx月xx日
2、地点:xxx小学三年级教室
3、调查人:xxx
4、调查对象:本班学生
三、调查经过
1、5月22日上午,我来到三年级教室内,准备调查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我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了全班36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顺利成章地完成了任务。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收获也不少。
四、调查题目:
简答题1: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扔纸屑你该怎样办?
简答题2:看到地上有垃圾你该怎样办?
简答题3:如果你身边有张纸,四周又没有垃圾箱你该如何处理?
简答题4:在没人看见的状况下你会乱扔垃圾吗?
五、调查结果:
1、透过被调查人在不一样状况下做出反应,来调查他们的应变潜力与意识。
2、透过被调查人对事物的认识与作出的决定,来决定他们的卫生环保意识。
结果:经过我一节课的努力了解到20位同学卫生环保意识一般,14名有较强的卫生环保意识,还有2名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十分差。
六、调查分析: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令我触目惊心,在这36位同学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在心中能够树立起必须的卫生环保意识,而多半完全不注意自我的卫生环保,透过调查得知,在我们在校同学中有一半缺乏卫生环保意识。
七、结论:
1、我校同学的卫生环保意识比较差,遇事所作出的决定十分草率、马虎。
2、我校同学对自我环保毫无认识,一旦碰到该自我解决的细节问题都十分不注意。
3、我校同学缺少应对卫生环保的措施,比如乱扔垃圾等,竟还有同学会把垃圾扔到绿化带上。
八、推荐:
1、学校应多开展一些提高同学卫生环保意识的活动,让同学们多参与实践体会。
2、家长也就应多培养教育孩子们这方面的知识潜力。
3、给同学们开展一次绿化环保宣传教育。
4、每班配备一只环保箱,要求大学生投稿记录环保卫生状况报告。
小学生做的调查报告篇5
摘要:20xx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旋风让“低碳”一词席卷全国。一时间,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低碳住宅等名词不绝于耳,低碳成为时尚生活方式的新标签。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
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环保意识
怎样?学校和家庭又是如何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的呢?对此,我们对昌乐小学等广州市十几所小学的学生
及他们的家长以及昌乐小学的老师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关键词:环保意识 环保家庭教育环保学校教育1 调研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昌乐小学等广州市十几所小学的学生及其家长,昌乐小学老师。
1.2 调查方式:对学生及家长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老师进行访谈。
1.3 调查问卷派发及回收情况。
派发问卷 回收问卷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率
学生 100 94 81 94% 86%
家长 100 91 85 91% 93%
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2.1学生们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但仍需加强。
据统计,100%的学生认为当前的环境问题一非常严峻,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是,学生们对环保知识的了解却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仅有约一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这说明小学生们对当今的环境问题关注不够。在对可回收物品与不可回收物品的分类问题上,超过80%的学生能正确区分,但仍有部分同学对此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同学把香蕉皮归到了可回收物品中去。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是当今困扰世人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于温室气体增加带来的危害,有约84%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全球气候变暖,只有少数的同学选择了海平面下降,植物生长缓慢,无线电通讯中断。由此可见同学们对“温室效应”了解比较充分。
但对于工业“三废”具体指哪三废这个问题,同学们的回答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了,除了有约67%的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废水,废气,废渣”之外,其余的则选择了废铜,废铁,废钢,甚至是废电池,废家电,废家具。我们还发现部分同学并不是很了解环保的具体做法。例如多选题第六题,下面那些做法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虽然有约80%的人选择了“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与“少使用一次性纸杯,木筷”,但这个比例远低于我们的预期,因为这些做法是我们一直在倡导的,理应已经深入民心,但却还有约20%的学生不了解,甚至有3位同学选择了多使用空调,让人大跌眼镜。
了解相关的环保知识,既是我们作为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能够真正地把环境保护诉诸行动的重要保证,因为如果学生们连怎么做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都不知道的话,又怎么能在生活中充当环保小卫士呢?那么,学生们有时怎么样将环保只是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呢?
2.2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注重环保。
众所周知,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如果随便扔回污染土壤,水源,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回收起来特殊处理。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92%的学生会把废旧电池放进专门回收箱,但也有7%的同学会把电池扔到垃圾桶,这些同学的行为令人堪忧。
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因为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与快餐店中,但他们却因为难以降解或者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成为一大环保难题。据调查,有78%的同学只是偶尔使用这些一次性物品,更有20%的学生表示从未用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