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优秀的教案设计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下面是久久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四年级下《猫》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年级下《猫》教案篇1
教学目标:
掌握含两级的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大数,并体会、理解读数的规则。
练习读数,使学生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结合读数,培养学生的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理解新知。
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含两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读出下面的数
305300535002879
(1)我们学过哪些记数单位?
(2)请你按数位顺序表中的顺序依次说出所学过的数位。
(3)万级包括哪几个数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万级的数的读法。
我们已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而像我们昨天的城市人口数据的大数该怎么读呢?
(1)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呈现2496,让学生读一读。
(2)再呈现24960000
让学生试读。
比较24960000与24960000在数位上的区别。
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引导说出一共有多少万?
这个数有什么特点?(个级的四个数位上都是o,即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末尾的零都不读出来。)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去读。
不同点: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小结万级的数的读法
小结:整万数的读法,先分级,把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个级上的四个零都不要读出来。
练习读一读
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读法。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6407000。
②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③学生自己试读,交流读法。
④小结读法:分级——先读万级上的数——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教师随学生叙述板书,六百四十万七千
(1)学习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①板书85000300。
②学生自己分步骤试读。
③师声生同读。
④小结读法: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⑤按正确的读法师生品读。(板书:八千五百万零三百。)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内化提高
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1)观察每个数的特点。同桌互读。
2、做练习一第2题。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下《猫》教案篇2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5
(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104
(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
(3)汇报:
生:4950 104100
50100=5000,应该准备5000元。
生:4950 104110
50110=5500,应该准备5500元。
(4)比较
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
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
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
2、p60的做一做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p61、1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
2、p61、2-4
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
3、p62、5
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
4、p62、7,p63、9、1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p63、12
答案:20316,20326,20336,20346
三、布置作业
p62、6,p63、8、11
四年级下《猫》教案篇3
一、说教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本篇是本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作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文中通过对罗丹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了罗丹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本组教材训练的重点是通过学习课文对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式。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言行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是联系实际体会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根据本组训练重点及本课重难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说教法。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即关注导读);二是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本课教学设计上我选择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并从中穿插了想象说话、感情朗读、拓展延伸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说学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产生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就是本课学生所要采用的最主要的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略读课文不要求对文本进行细嚼慢咽,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与主题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自悟、交流感受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
一、初读:复习导入,了解课文大意
1、师引读:通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全神贯注》,又会让我们感受到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什么可贵精神呢? 出示课题,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故事的内容。)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的认识规律可以表述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为此,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要先弄清它写的是什么,再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最后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因而教学一开始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且要求学生把话说得简洁一些,这样就落实了课标中粗知文章大意的略读要求。
二、细读:略中求精,聚焦全神贯注
1、抓住要点:仔细阅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罗丹工作时的全神贯注?请把这些句子画下来,并读一读。
2、领悟写法:再细读刚才画的句子,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罗丹的什么来写出他的全神贯注的?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描写罗丹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
从这些语言、神态、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动作描写写出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丹?如果这时候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想些什么?
4、感情朗读:采用师生读、男女声读、分角色读、同桌合作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读出罗丹工作时的如醉如痴。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在结构教学设计上应显得简约、粗线条,避免过多的设计,给学生完整的、大块的自读时间。但是,略读课文并不排斥局部的精读。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
三、再读:联系实际,畅谈学习感受
1、你喜欢文中的罗丹吗?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说?
2、罗丹的挚友斯蒂芬.茨威格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又有什么感触呢?找到文中相关内容,读一读。
3、读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话,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课文学完后,让学生简要地说说喜欢文中的罗丹吗? 读了斯蒂芬.茨威格的话,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既是全文阅读的总结,又是学生情感的提升,更是对难点的突破。
四、拓展读:拓展延伸,走向生活语文
1、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交流资料袋内容以及课前收集的有关罗丹的图文资料,更进一步走近罗丹,感受罗丹的伟大。
2、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一主题的文章,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其他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这一专题的文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设计意图:此设计可放在课外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享受阅读的快乐。
五、说板书
26、全神贯注
啊,不,
全 叽哩咕嚕 语??
神 一会儿 一会儿
贯 踩 挥动… …动作
注 如痴如醉
闪着异样的光神态
像喝醉了酒……
设计意图:此板书清晰展现了文章的主线和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便于学生一目了然,理解感悟。
四年级下《猫》教案篇4
教学内容: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课文第37-38页的内容,“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 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
四、比较角的大小。
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开的大小,*开得越大,角越大。
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下《猫》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